多級消防泵憑借高揚程優勢,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、大型廠房等消防供水場景,其日常維護直接決定應急時的供水可靠性。相較于單級消防泵,多級泵因多葉輪、分段式結構更需精細化維護,以下五大黃金法則需嚴格執行,保障設備隨時處于戰備狀態。?
一、每日“三查”:
外觀與管路檢查:查看泵體分段法蘭、進出口管路接口有無滲漏(密封墊老化需立即更換),地腳螺栓是否緊固(防止運行振動加劇);確認進出口閥門(閘閥/蝶閥)處于“常開”備用狀態(消防泵需24小時待命,閥門關閉會導致應急啟動時壓力驟升),閥桿潤滑良好(每周涂抹一次黃油,避免卡滯)。?
電氣系統檢查:控制柜電源指示燈亮、儀表顯示正常(電壓380V±5%,電流無異常波動);測試“手動/自動”切換功能,按下“點動”按鈕,電機應無卡頓異響(確認葉輪無卡滯);檢查急停按鈕、過載保護裝置是否靈敏,接地線路無松動(接地電阻≤4Ω)。?
油位與密封檢查:查看軸承箱油位(需在油標1/2-2/3處),油質需清澈無渾濁、無雜質(若油色發黑,需立即更換32#或46#抗磨液壓油);機械密封處滲漏量需≤3滴/min,若滲漏超標,檢查密封面是否磨損(輕微磨損可研磨修復,嚴重時需整體更換)。?
二、每周“一潤”:
多級消防泵的軸系、軸承為核心傳動部件,需每周針對性潤滑:?
軸承潤滑:采用“油浴潤滑”的軸承箱,每月補充一次潤滑油(補充量不超過油標上限),每3個月更換一次(更換前需排空舊油,用煤油清洗軸承箱內壁);采用“黃油潤滑”的軸承,每周用黃油槍注入2-3槍鋰基潤滑脂(型號為2#或3#),避免過量導致軸承溫度升高。?
軸套與密封潤滑:在機械密封靜環與泵體結合處,每周涂抹少量食品級硅脂,減少摩擦損耗;對泵軸軸套,每兩周用細紗布擦拭后涂抹防銹油,防止銹蝕導致密封失效。?
三、每月“一清”:
多級泵因多段流道易堆積雜質,需每月深度清潔:?
流道清潔:關閉進出口閥門,打開泵體頂部排氣閥與底部排水閥,排空內部積水;拆卸中段法蘭,用高壓水槍(水壓0.3MPa)沖洗各段流道,重點清理葉輪進出口、導葉流道內的泥沙、水垢(避免堵塞導致揚程下降);清潔后組裝時,需在法蘭面涂抹密封膠,確保分段密封嚴實。?
濾網清潔:拆卸進口管路過濾器,清理濾網內的雜質(如石子、纖維),濾網孔徑需符合要求(通常為1-2mm,過大易導致葉輪磨損),若濾網破損需立即更換,防止雜質進入泵體。?
四、每季度“一測”:
每季度需進行一次空載與帶載性能測試,確保參數符合設計要求:?
空載測試:啟動泵組,空載運行10分鐘,觀察電機電流(應≤額定電流的30%)、泵體振動(振幅≤0.08mm)、噪音(≤85dB),若振動超標,檢查葉輪動平衡(可能因磨損失衡,需重新校準)。?
帶載測試:緩慢開啟出口閥門,將壓力調至額定值(如1.5-2.5MPa),運行30分鐘,記錄進出口壓力、流量(偏差需≤±5%);測試“自動啟動”功能(模擬消防信號),啟動響應時間需≤30秒,確保應急時能快速投用。?
五、每年“一檢”:
每年需聯合專業人員進行一次全面檢修,并做好備件儲備:?
核心部件檢修:拆解泵體,檢查葉輪磨損情況(葉片厚度減少超10%需更換)、導葉流道光滑度(有劃痕需打磨);檢測軸承間隙(徑向間隙>0.15mm需更換),電機繞組絕緣電阻(需≥0.5MΩ,低于則需烘干或維修)。?
備件儲備:按“易損件清單”儲備機械密封、軸承、密封墊、熔斷器等備件(儲備量為設備數量的1.5倍),備件需與泵體型號匹配(如多級泵葉輪需對應具體級數與口徑),避免應急時因備件不符延誤維修。?
遵循以上黃金法則,可使多級消防泵的故障發生率降低60%以上,使用壽命延長至8-10年。日常維護需做好記錄(填寫《多級消防泵維護臺賬》),明確維護日期、內容、發現問題及處理結果,確保維護工作可追溯、無遺漏,為消防應急供水筑牢安全防線。